一、操作前准备
1.环境与设备检查
-将高通量组织研磨机置于干燥、通风、稳固的实验台上,避免密闭或潮湿环境,防止设备受潮或过热。
-确保仪器接地良好,连接220V电源,检查控制显示器是否正常亮灯,避免漏电风险。
-测试控制按钮功能,确认空载运行时无异响,检查夹具、适配器、研磨罐等部件是否紧固,弹簧及外壳螺栓无松动或破损。
2.样品与配件准备
-根据样品类型(如植物组织、动物组织、真菌/细菌等)选择合适规格的研磨罐或离心管适配器。
-样品需切割均匀,大小不超过15mm,避免过大影响研磨效果。
-样品量控制在容器容积的1/3以内,并加入适量研磨珠(如不锈钢珠、陶瓷珠或氧化锆珠),预留研磨空间。
-若需低温研磨,将装有样品的适配器放入液氮中冷冻1-2分钟(或3分钟以上),注意合金夹具不可直接接触液氮,防止冻伤或设备损坏。
二、操作中规范
1.装样与固定
-将冷冻后的适配器或研磨罐放入夹具,通过垂直定位旋钮和水平定位槽固定,确保安全锁归位。
-对于离心管适配器,需对称放置样品管以保持研磨台平衡,避免失衡运行导致设备损坏或研磨不均。
-适配器放置时,四个边角位置均需放置离心管,确保卡槽、卡扣与适配器凸台面面接触,防止磨损。
2.参数设置
-根据样品特性设定研磨仪的运行时间和频率:
-植物叶片:推荐频率1000-1100r/min,时间1分钟。
-动物组织(如肝脏):建议频率1000-1600r/min,时间1-3分钟。
-难破碎样品(如种子):可设置更高频率(如1200-1600r/min),并重复研磨2-3次。
-避免频繁调整参数,确保研磨效果稳定。
3.运行与监控
-关闭安全门并确认参数无误后,按下“START”按钮启动仪器。
-实时观察控制面板上的频率和剩余时间,若需紧急停止,可按“STOP”键(但不建议频繁操作)。
-研磨过程中注意听设备运行声音,如有异常碰撞声或震动,立即停止操作并检查。
三、操作后维护
1.清理与消毒
-
高通量组织研磨机自动停止后,打开安全门,逆时针旋开垂直固定旋钮,取出适配器或研磨罐。
-用清水清洁研磨罐、适配器和研磨珠,并在小于80℃的烘箱内烘干或通风处及时晾干,防止残留样品腐蚀设备。
-定期用75%酒精擦拭设备表面,保持清洁。
2.部件检查与更换
-每次使用后检查研磨珠、夹具等易损件的磨损情况,按实验室规范进行维护或更换。
-定期检查设备各部分螺栓是否拧紧,电机电源线是否泄漏,确保设备安全运行。

四、安全防护
1.个人防护
-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装备,如手套、护目镜、实验服等,尤其是在液氮预冷步骤中,防止冻伤或样品飞溅伤人。
-避免直接接触液氮或低温部件,防止冻伤。
2.设备安全
-严禁在失衡状态下运行仪器,避免损坏设备或影响研磨效果。
-避免长时间高速运转导致设备过热,影响性能和寿命。
-若高通量组织研磨机出现故障(如显示屏不显示、启动后无反应等),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人员维修,切勿自行拆卸。
五、特殊样品处理
1.硬性样品
-对于种子、骨骼等硬性样品,可适当提高研磨频率(如1200-1600r/min)并延长研磨时间,或重复研磨2-3次,确保充分破碎。
2.软性样品
-对于脂肪组织、软性植物组织等,可降低研磨频率(如800-1000r/min),避免过度研磨导致样品粘附或温度升高。
3.弹性/纤维质样品
-对于肌肉、纤维质植物等,可结合湿磨法,加入适量裂解液或缓冲液,帮助细胞裂解和生物分子释放。